钢铁堡垒——佳木斯地区党组织领导抗日救国会对东北抗联的支援
    掌上佳木斯
    2020/7/16 8:53:26

  东北抗日战场上,中共下江特委和佳木斯市委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认真贯彻《六三指示信》和《八一宣言》精神,不断扩大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使东北抗日斗争进入新阶段。在佳木斯地区积极建立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同时,不仅重点发展壮大抗日武装,还不断建立和扩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会、抗日妇救会。

  从物资和兵员上支援抗联

  为打破敌人对抗联的经济封锁,中共桦川县委重点组织群众从被服、粮食、药品、武器弹药等物资上支援抗联。粮食是群众自愿筹集的,被服除救国会中的妇女自做外,还需到城里购买。为躲避敌人便衣特务的监视,到城里买东西要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如火龙沟抗日救国会会长张锡君,到佳木斯给抗联部队买胶鞋时,装扮成乞丐,身背钱褡子,手拎打狗棍。他每次到商店买一两双胶鞋,然后送到佳木斯西门外亲戚家,三四天能买40多双,带回去转送给抗联部队。张锡君给抗联六军送粮食的办法也很巧妙。他和伙伴赶俩爬犁谷草,谷草里放上小米、白面,名义上是给日伪军送谷草,路上没人阻拦,顺利地将粮食交给抗联部队。抗日救国会支援的军需物资,一部分是抗日武装缴获日伪警察署的武器,再就是群众捐赠钢铁,送到抗联七星砬子兵工厂制造的武器。1936年末,桦川县大堆峰抗日救国会一次支援抗联独立师七星砬子兵工厂铅700斤,棉花、火药13桶计260斤,还有一些其他物资。

  为不断扩大抗联队伍,中共桦川县委从两方面组织兵源。一是动员地方上的青壮年积极参军参战,号召广大群众主动送自己的亲人上战场打日本侵略者;二是将地方上有实战经验的青年抗日先锋队和游击连送到抗联部队。据统计,1936至1938年间,桦川县有1000多名青壮年走上抗日前线,有500多名地方武装战士荣升到抗联队伍中去,开展武装斗争。

  中共桦川县委在抗日救国会中组织各种武装组织,随时打击小股敌人和保卫党的领导机关。主要武装队伍有游击连和抗日青年队,由各中共区委直接指挥。中共桦川县委组织的最大的武装行动是袭击桦川县大来岗伪警察署。1937年2月2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先由桦川大来岗小学教员、共产党员宋绍景将警察署和伪军马队的情况调查清楚,并联络了几名内线,各抗日救国会100多人和中共下江特委也派一些队伍参加。元宵节子夜后,队伍趁伪警察们熟睡之机,摸进伪警察署大院,俘虏了40多名伪警,收缴了署内枪支。这次袭击警察署的武装行动震慑了敌人,伪警们再也不敢单独行动,到处横行。

  组建抗日救国会

  中共下江特委在佳木斯地区成立了抗日救国总会。佳木斯市郊区建立起岗区(大来)、通区(黑通)、草帽顶子、三合4个抗日救国会。在岗区、通区内,建立村屯农民抗日救国分会24个。4个区拥有会员数千名,佳木斯周边地区成为十分活跃的抗日游击区。

  抗日救国会、妇救会成为抗联的可靠后方,各农民抗日救国分会实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政权,经常为抗日武装筹集粮草、服装、武器弹药,配合抗日武装袭击日伪军。如中共佳木斯市委和中共桦川县委在郊区建立的农民抗日救国会,先后攻破大来、黑通等伪警察署,策动了梧桐河矿警的武装起义。

  日本侵略者入侵汤原县后,汤原县人民在中共汤原县委领导下,各区相继成立抗日救国会、妇救会等组织,各村屯建立起反日同盟会、妇女会等救亡组织,会员总计5000余人,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形成民众爱国抗日统一战线。中共党组织通过救国会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动员群众积极为抗日武装筹措给养、搜集情报等,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全力以赴支援抗日战争。

  1935年,在中共勃利县委领导下,勃利县成立了抗日救国会,相继建立了“依、勃、桦”抗日办事处。中共勃利县委向全县发出号召:“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有人出人,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马出马,人人参加抗日救国斗争。”这一号召得到了全县人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数以百计爱国青年自愿报名参加了东北人民革命军,进行抗日游击战争。

  1936年11月,中共桦川县委成立后,深入农村组织抗日救国会,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当时县委不能公开活动,党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抗日救国会组织去进行。

  为抗联捐助、购买弹药

  汤原反日游击队从建队至发展壮大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历程中所需武器弹药除从敌伪军手中缴获或强征于汉奸劣绅者外,绝大部分是由人民群众支援捐助的。至1937年,全县人民为抗联三、六军输送长短枪1500余支,子弹1.3万余发。民国期间,官府容许民间和私人养枪,而日伪政权则尽力搜缴。爱国群众多数拒交枪支,或暂时藏匿,或携枪加入抗日队伍,也有毁家纾难,购枪支援抗联。汤原县伪县公署教育局长刘显(刘铁石)将自家5支枪全部捐献出来,投笔从戎,参加了抗联六军。洼区救国会员牛德海在义昌屯广泛发动群众,一次献枪13支、子弹1652发。

  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爱国民众表现出了高度的聪明才智。下江奇女顾老太太就是佳木斯地区名号最响亮的代表。

  顾老太太本名徐自贞,1890年出生于安徽省寿县,少年自学,粗通文字。她14岁时嫁夫顾克德,后随夫迁到吉林省,定居于桦川县大来岗卧龙屯,为富绅朱耕淮代为经营土地,继而购置土地自耕和出租,家产日渐丰盈。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暴行,激起佳木斯地区民众的强烈愤慨。徐自贞性格豪爽泼辣,富有正义感,在民族危亡关头,下定保家卫国的决心,当中共桦川区委领导下的大来岗区泡子沿林抗日救国会成立后,顾老太太成为委员。

  1936年初的一天,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夏云杰来到顾老太太家,提到队伍上奇缺子弹,希望她能帮助购买。夏云杰走后,顾老太太绞尽脑汁想办法,最终通过各种关系从伪自卫团出高价购买来子弹。每次搞到的子弹少则六、七百发,多则一、两千发,她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将子弹安全送给抗联六军。不久,夏云杰又来到顾老太太家,取出两封黄金(约20两)送给她。徐自贞坚决不收,说只要她活着,就一定把事办好。一次,她将给六军购买的子弹运到家里,正准备深夜用船送走的时候,抗联独立师师长祁致中带领着弟兄来到她家,将夏军长一封亲笔信交给了她。信上提到几个月来独立师连续作战攻打大、小罗勒密街、半截街、新开道、楼山局等敌伪据点,子弹消耗很大,有的旅人均子弹不到五发 ,希望她将近期买到的子弹全部交给祁师长。之后祁师长深鞠一躬,由衷地感谢她几年来对各抗日队伍的大力支持。鸡叫头遍,祁致中和弟兄们吃过饱饭,带着子弹离开了泡子沿。半个月后,顾老太太收到祁致中一封短信,信上说不久前独立师攻打三道通警察署,缴获枪支、弹药若干,此次夜袭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有赖于她的帮助,为此祁致中代表全师官兵向她三鞠躬致谢。

  徐自贞频繁的抗日活动被日伪特务机关察觉。1937年5月,伪三江省警务厅以“通匪嫌疑犯”罪名,将她拘捕。伪警察对徐自贞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徐自贞泰然处之,不为所屈。警察特务对徐自贞频繁审讯,多次施以酷刑,她被打得遍体鳞伤,左眼失明。最终日伪警察当局碍于证据不足,不得不将其释放。

  徐自贞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双鬓已白,步履蹒跚,且经常吐血不止。她的家也在被捕后被抄多次,财物被洗劫一空。但她不屈不挠,继续投身于抗日斗争。她的儿子顾烽也在她事先安排下,去关内参加了新四军并加入共产党。

  徐自贞为抗日救国舍生忘死,其爱国行动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赞赏。1945年8月东北解放后,徐自贞当选为合江省民主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

  为抗联智送子弹

  桦川县桦区抗日救国会的李秀臣是区委书记王尊相的爱人。在抗联部队被围缺少子弹时,她以自己的智慧把子弹送到阵地,使抗联部队免遭损失。

  1937年1月,东北抗联六军一师向富锦、宝清、同江一带转移开辟新区,在途经桦川县南部锅撑石屯时,突然遭到六七百名日伪军的袭击。一师师长马德山迅速指挥200多名战士登上锅撑石北山,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从上午9时到下午2时,一直枪声不断,弹片横飞。战前,中共桦区区委书记王尊相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地方协助抗联部队转移。区委经研究,决定用子弹和给养进行支援。抗联六军一师在锅撑石北山的战斗打了大半天,战士们还没突围出去。王尊相确认战士们子弹不足,加上急行军的疲倦,如不加强武器装备,就很难摆脱敌人的围剿。他急忙和区委其他领导研究送子弹的方案,但敌人围困得很严,进山非常困难,最后王尊相决定由自己的爱人李秀臣去完成送子弹的任务。她是山里人,长期在山里活动,熟悉山里的地形。李秀臣是桦区抗日救国会中的积极分子,被服厂的负责人。她胆大心细,遇事有办法,主动提出自己以一个农村妇女回娘家的装扮,承担起了给抗联送子弹的任务。

  李秀臣装扮后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挎着一只篮子, 边走边想如何对付敌人的办法,不知不觉来到山边,远远看到入山的路口处有几个鬼子兵在站岗,两手端着大枪向四处观望。一个戴着军衔的鬼子看见走来个妇女,怀里还抱着孩子,不觉起了疑心。此时山里的枪声更加激烈,李秀臣把孩子用力抱了抱,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装作很害怕的样子战战兢兢地向鬼子走去。到了鬼子哨兵跟前,附近的日本兵也都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那个鬼子官先围着李秀臣转了几圈,命令她把篮子放下检查,看见篮子里装的是黄纸钱、香火等大失所望。忽然他用洋刀把黄钱纸挑开,里边露出了馒头和酒瓶,高兴的不得了,拿起酒瓶就喝,其他鬼子也一拥而上,把篮子里的馒头一抢而光,争抢着吃喝。李秀臣装作很害怕的样子,但不管敌人怎么抢,她也没放下又深又重的篮子,因为篮子最底层装的是子弹。鬼子们忙着吃喝,尚未想起再来翻篮子。李秀臣一见时机已到,迅速闪入旁边的树林中,拼命向山上跑去。当吃喝的鬼子发现李秀臣不知去向时,胡乱地放了一阵枪了事。

  枪声渐渐停息,一师战士们刚刚打退敌人的又一次进攻, 抓紧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休息调整,一个战士跑过来说后坡来了一个抱孩子的农村妇女,要找首长。只见李秀臣抱着孩子,挎着篮子,吃力地向马师长走来,马师长和战士们热情地迎了上去。李秀臣气喘吁吁,没等站稳脚就急忙把篮子上的浮物扔掉,篮子底部露出沉甸甸的子弹。马师长大为感动,他握住李秀臣的手说:“太好了,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个,这下可有鬼子好瞧的了!我真得好好感谢你这个被服厂的厂长啊,是你救了我们战士。”说完立即组织战士们分发子弹,准备迎敌。战士们有了子弹,士气格外旺盛。疯狂的鬼子一连又发起了几次进攻,都被战士打退了,土坡上留下无数具鬼子死尸。这时,李秀臣主动为战士们引路,使部队安全地转移出山,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很快抵达富锦地区。部队摆脱敌人追击后,马师长派几个战士装扮成农民把李秀臣和孩子安全护送到家,军民表现出依依惜别之情。(富宏博 崔岩)

  作者:富宏博(《佳木斯市志》主编、市东北小延安文化研究会会长)

        崔岩(市档案馆副馆长、市委史志研究室副主任)

  编辑 罗毅刚


    编    辑:罗毅刚
    编    审:许梦
    总监制:高富荣
    来    源:佳木斯日报